所谓“三大镜头”(蔡司、徕卡、施奈德)应该不是什么权威机构按照规范程序选出来的,只是民间的说法。如果单从光学素质来看,德国镜头确实质量优异,多数日产镜头都不能相比。
但是这种光学上的优势主要适用于中大画幅相机和特殊定制镜头,用于普通的135相机的镜头并不明显。而且德国的135镜头多数通用性比较差,经常还不支持防抖和自动对焦(!!)。徕卡发布M8数码旁轴时甚至必须把原有的徕卡镜头送回德国有偿改造才能使用。
而佳能的EF镜头,很多在成像质量上已经赶上和超过同规格的德国镜头,同时具有很好的通用性,成熟的USM自动对焦和IS防抖技术使得佳能的镜头群成为全世界非定制135相机镜头群中最优秀的。这一点有目共睹,不是什么评选能改变的。
德国镜头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产能。目前德国原厂生产的镜头很少,多是“认证生产”,也就是由别的厂生产的,在这种情况下,镜头的品牌就更没有意义了。
不知道你打算花多少钱?
如果预算比较紧,那就55-250mm IS(1600左右)。
55-250mm IS是性价比相当高的长焦镜头。
其光学素质虽谈不上优秀,但是也还不错。55-250镜头评测数据显示全焦段畸变控制在1.1%以内可以说是相当不错,色散控制也很好,镜头分辨率也比较高(虽然和牛头有差距),总体水平接近售价4200左右的70-300mm IS USM的水准。
其镜头MTF曲线如下图:
曲线总体水准还可以,在2000元以内的变焦头中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不论是曲线高度、平滑程度、中心和边缘解像力的差距都表现不错。
至于IS防抖,保守估计可以相当于提高3档快门速度,对长焦头来说非常有用。
———————————————————————————————————————————
如果预算够,个人强烈推荐70-200mm f4L IS USM的爱死小小白(8200左右),虽然光圈是小了点,不过70-200mm这样的长焦有4的最大光圈也够用,而且爱死小小白也是优化的镜片镀膜,色彩还原极好。如果经常关注摄影论坛就知道,爱死小小白在150mm以上的焦距段的背景虚化效果相当完美,即使光圈全开也完全看不出瑕疵,色彩艳丽油润,全焦段的解像力出众(堪称佳能光学经典的代表作之一),绝对物有所值。
个人认为防抖功能还是很有用的,尤其是长焦镜头(手持没有防抖的长焦拍摄糊片率较高)。
有什么问题欢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