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你接触了索尼的单反才知道Zeiss和G镜头的区别
G镜,美能达镜头之精华, 每一支都是精品, 比如2003年美能达设计的70-200mmF2.8 G SSM这支镜头, 一直保持着各家同档次镜头的最强悍成像能力, 直到2010年, 佳能的70-200mmF2.8 II代, 也就是俗称的小白兔发售之后, 这颗G镜才勉强被超越. 所以一楼的描述不知从何而来. 美能达在单反上的失败, 并非技术实力, 而是市场战略问题.
所以不用怀疑G镜的实力. 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市面上的每一只美能达G镜都是抢手货.
而Zeiss则是世界公认的好镜头. 索尼和蔡司合作发售的几只A口单反镜头, 每一只都是顶级, 在Photozone, DPReview, ImageResource, DXOMark等等这些专业的评测网站上, 都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索尼做单反也许大家觉得不专业吧, 呵呵, 但是事实上有很多的佳能尼康玩家, 就为了使用卡尔蔡司135mmF1.8这支顶级神镜, 转到了索尼的行列. 这支镜头的成像能力要超出佳能135F2L一条马路. 呵呵
不过上面我说的都是单反. 你的问题提到的则是数码DC. 索尼的数码DC基本上标注的都是Carl Zeiss, 不过这个Zeiss不同于我前面提到的, 它的镜头素质, 我使用过, 只能说中规中矩, 并没有特别大的吸引人的地方. 反而是G镜头, 成像能力上要高出一截. 你可以留意一下索尼的数码相机的高端机型, 比如HX系列, 用的镜头都是清一色的G镜头而不是Zeiss镜头.
索尼自己也是知道G的实力的.
所以如果是数码DC的话选择G镜要更好一些.
亲,我来给您实际的:
首先,IS是佳能这个品牌的防抖标记,凡是标有“IS”的都是表示此款镜头带有防抖功能。
其他品牌的
比如
尼康的VR,腾龙的VC,适马的OS都是一个道理。
所谓防抖,就是防止手抖带来机器震动从而造成相片模糊。IS功能是有开关的,打开之后相当于同等的光圈提高了2-4倍的快门速度。这个防抖和快门速度的如果你不明白回头咱再讨论啊。
其次,USM是超声环形对焦马达,就是镜头上那个AF/MF的对焦开关,如果是自动对焦模式下,USM就能显示其宁静,快速的对焦功能,还有,佳能的USM还提供了全时手动对焦的功能,这个吗,如果是新手不建议使用,容易搞坏镜头。
当然,带IS的镜头一般要比不带的贵一倍,带USM的也要比不带USM的贵上1/3~1/4
这个虽然不像最大光圈那样来的刚性,来的直接,但也要仔细斟酌,尤其IS功能,个人认为用好的手法、附件(三脚架、人造光源等等)等第三方的原因是可以解决的!
但USM带来的高速、精准、宁静的对焦还是比较吸引人的,除非你是个手动对焦控。
不知道这2个标记的含义我说清楚了么?你明白了么?我们可以随时讨论!
您好。
1、法国DXO评测的是传感器。成像核心有三个,传感器、镜头、图像处理器,其中传感器是最重要核心。DXO评测有四项数据,一是总分(满分为100,2-4是分类,分类的分数为实际评测分数,理论上存在无限大和无限小),当然越高越好,二是色彩深度,是指每个像素可以显示的颜色数,是用来表示数码相机的色彩分辨能力,分数越高说明成像的色彩越广谱;三是动态范围,即宽容度,衡量的是相机在亮部和暗部记录细节的能力,DXO以RAW文件中测量的输出信噪比,定义了它自己的动态范围概念;四是可用高感,分数越高,噪点越少,高感越强,这个好理解。
2、德国DP评测的是相机(套机)实战中的实际画质,对JPG、RAW像质进行打分,也对相机的外表、操控进行评分。其打分将画质、操控等评测项目分为几个单元,每个单元相加共计100%,在每个单位中,又以100%为满分进行分割。故DP的分数是以?%命名的。
3、DXO的评测是科学、严谨的。虽然传感器并不等于成像,但能够说明该相机的成像能力。尼康。索尼的传感器分数大幅领先,实际上尼康、索尼的传感器技术也是领先于世界,徕卡、奥巴、宾得、现在连佳能都购买索尼传感器。DXO评测基本没争议。有人说DXO跟佳能过不去,我认为是小人之心。最近的佳能G7X分数高于RX100M3,就是明证。如果有人说,G7X买了索尼传感器,DXO还是帮索尼,我也无语;
4、DP评测是以实际拍摄为准的,并根据拍得的照片进行分析,比如ISO最小值逐级到最高值的分辨率、ISO最小值逐级到最高值的显示器噪点、ISO最小值逐级到最高值的纸质照片噪点、ISO最小值逐级到最高值的细节细节真实度、ISO最小值逐级到最高值的动态范围、自然光下的色彩偏差Deitae等等。DP的评测也是科学的;
5、根据现实情况,佳能与尼康、索尼相机在DXO与DP的评测差距大小不一样,只是说明一个问题,DXO是将该相机在实验室情况下将极端成像的质量也计算在内的,比如画面中一半是黑夜一半阳光,用以评测宽容度,这样传感器的性能立马见分晓,而DP是在实拍中获取的照片,并不包括极端情况下成像,宽容度差的缺点不容易被体现,故DP的评测成绩差距相对小;
6、DXO评测的成绩,比DP评测的成绩更重要。但如果是不玩镜头的主,更需要参考DP的评测成绩。
希望对您有帮助。
is镜头和stm镜头的区别:IS是镜头带有防抖功能,STM是使用的步进对焦马达。
这是佳能镜头的标识。佳能镜头型号中带有IS,表示这只镜头具有手抖动补偿机构IS影像稳定器(防抖功能),镜头型号中带有STM表示这只镜头使用的自动对焦马达是步进马达。这二者可以同时出现在一只镜头上(如:EF-S 18-135mm f/3.5-5.6 IS STM),也可以是在一只镜头上只用一种(如:EF 24-70mm f/4L IS USM、EF 50mm f/1.8 STM)。
针对提问的问题,有疑问请追问,满意我的回答请及时采纳。
只有你接触了索尼的单反才知道Zeiss和G镜头的区别G镜,美能达镜头之精华, 每一支都是精品, 比如2003年美能达设计的70-200mmF2.8 G SSM这支镜头, 一直保持着各家同档次镜头的最强悍成像能力, 直到2010年, 佳能的70-200mmF2.8 II代, 也就是俗称的小白兔发售之后, 这颗G镜才勉强被超越. 所以一楼的描述不知从何而来. 美能达在单反上的失败, 并非技术实力, 而是市场战略问题.所以不用怀疑G镜的实力. 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市面上的每一只美能达G镜都是抢手货. 而Zeiss则是世界公认的好镜头. 索尼和蔡司合作发售的几只A口单反镜头, 每一只都是顶级, 在Photozone, DPReview, ImageResource, DXOMark等等这些专业的评测网站上, 都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索尼做单反也许大家觉得不专业吧, 呵呵, 但是事实上有很多的佳能尼康玩家, 就为了使用卡尔蔡司135mmF1.8这支顶级神镜, 转到了索尼的行列. 这支镜头的成像能力要超出佳能135F2L一条马路. 呵呵不过上面我说的都是单反. 你的问题提到的则是数码DC. 索尼的数码DC基本上标注的都是Carl Zeiss, 不过这个Zeiss不同于我前面提到的, 它的镜头素质, 我使用过, 只能说中规中矩, 并没有特别大的吸引人的地方. 反而是G镜头, 成像能力上要高出一截. 你可以留意一下索尼的数码相机的高端机型, 比如HX系列, 用的镜头都是清一色的G镜头而不是Zeiss镜头. 索尼自己也是知道G的实力的. 所以如果是数码DC的话选择G镜要更好一些.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