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镜头的成像素质差不多,差别就在最大光圈上。如果弱光人像题材不是特别多没必要上大光圈的。f4已经够好了,因为一般小白也是要收到4用的,2.8时的成像并不好。
省下来的钱如果没有好脚架建议上个好脚架,有的话再买个85/1.8专门拍弱光人像也很好。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镜头200端的成像质量都比较差,特别是在全开光圈的时候,锐度和色散控制都有点不足。所以一定要收一档光圈使用,而且尽量不要用最长焦距拍摄。(这也是我的问题, risu前辈给的答案)
画质没得说的好,但是拍人像需要的虚化不够。
如果主要目的是拍人像,那么建议买135 f2L,画质比IS小小白更好,算是佳能的顶级画质了。而且最大光圈有f2,比is小小白的f4大了两档之多,虚化会好很多,而且最大光圈完全可用。价格还比IS小小白便宜点儿,只不过是个定焦,而且没有防抖。
如果除了拍人像外,还是想要变焦带来的便利,那么也可以考虑小白(非防抖版)。价格与is小小白差不多,画质稍差,但是光圈收到f4以后差别不大,最大光圈f2.8虚化比is小小白好。但没有防抖,镜头也比较大。
还可以考虑小小白(不防抖版)加85 f1.8,两支镜头加起来与is小小白价格相当。小小白成像比is小小白差一点,但是也是成像很好的镜头了,主要差别是没有防抖。多出来的钱可以买个85 1.8的人像头,除了紫边厉害点儿,画质是没得说的,加上f1.8的大光圈,比小小白适合拍人像得多。
同一个人的人像用短焦距凑近了拍所得到的人像大小跟长焦距离远了拍所得的是可以差不多的。
但,不同焦距的镜头的视角(影响到透视感、空间感)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一点甚至比什么锐度、色彩、焦外效果都更重要。
焦距较短的镜头拍出的人头像更具“立体感”,比如正面拍摄美女的时候,脸颊会显小,下巴会显得尖,仰角拍摄全身的时候,腿会显得更长。
而长焦镜头会对所摄对象进行“压缩”,人脸会“显胖”,更具“平面感”。
50/f1.4镜头用在全副机身上,视角跟人眼正常清晰范围是差不多的,所以被称为“标准镜头”,拍摄的画面看起来最真实(但是就不那么出彩了)。
不过一般为了追求比标准镜头更为美好的虚化效果(而且变形不会太大),更多人为全幅单反选择的人像镜头是85~135mm这个焦段。比如佳能顶级人像镜头EF 85/1.2 L II USM、EF 135/2L USM。其次是EF 85/1.8 USM(物美价廉的选择)。
小小白场景适应性较强,什么都能拍,但拍人像显然不够“专业”。
50/f1.4是APS-C机身非常好的人像镜头(传感器较小,等效全幅80mm),配5D2拍人像还是差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