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挑选镜头时一定要知道适合自己的镜头才是最好的这个原则:
1、要求一般的,也就是旅游时拍下景色,偶尔拍下人物,
可以选大变焦的狗头就足够了,人物、风景都能兼顾,也省去了换镜头的麻烦,比如18-135、18-200等等,价格相对也不高。
2、旅游为主,注重画质,
小变焦广角镜头最适合,且变焦不大的,比如17-50等等,画质也不错哦,很适合拍风景,而且,50端也可拍点人物照。
3、拍人物为主的,画质要求高,
选择焦距较大的镜头,公认拍人物最好的是100mm左右,也就是截副机的70mm,因此55-300.55-135等焦距都是不错的选择。
4、风景人物都拍,而且极其要求画质,
单个镜头肯定是无法满足的,只能多配几只镜头才能满足需求,不过如果都选择变焦头也不见得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可适当的选择几只定焦头,所谓的“狗定胜牛变”。
看你提的问题确实是初学者,所以不建议你现在在镜头上投入太多,因为你现在还没搞清自己需要什么,什么适合自己。
镜头焦段的划分:首先是标头–就是所谓的标准镜头。它的视角在43度左右,这时照片的透视是最接近人类眼睛。片幅不同,标头的焦距也是不同的。135片幅的标准镜头在50mm左右,120的6*6标头焦距在80mm,300d的标头在50÷1.5=33mm左右。纪实类的照片使用标头可以忠实的记录你看到的东西,所以纪实摄影大师们大多喜欢使用标头。
当焦距小于标头的时候,镜头可以记录更大视角的影像,所以称为广角镜头。焦距越短视角越大。广角镜头的透视是被夸张的,尤其在风光摄影中可以得到更具视觉冲击力的照片。
比标头焦距大1.5~4倍的焦距的镜头称为中焦。一般中焦镜头的变形最小,而且设计成超大光圈也相对容易,所以人像摄影是中焦最擅长的。一般标头的1.5~2倍的焦距运用于拍摄全身、半身的照片。大于2倍的镜头多用于拍摄特写,镜头里被人称为“人像王”的几支镜头都出现在这个焦段。
大于标头焦距2倍以上的镜头称为望远镜头。顾名思义,望远镜头就是可以实现“望远”拍摄,多用于体育、动物等拍摄,风光片中望远镜头的应用可以使景观的远近透视被压缩。
大多数人比较认同的说法是,尼康成像锐利,适合风景,佳能成像柔和,适合人像和后期处理。
15-70mm相机覆盖了常用的广角、人像焦段,但是并不是说只能用于拍广角和人像。比如有的人就是用广角镜头来拍人像,却得到了很特殊的效果。
不过建议初学者还是先把套头玩熟了再考虑买更多的镜头,到时候你会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真正的大师想的是如何用手中有的镜头去拍,而不是该换什么镜头去拍。相机后面的头远比镜头重要。
购买新的单反相机的镜头挑选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旋转镜头的对焦环和变焦环(如果是变焦镜头),看看是否轻巧、是否无响动、无停顿;
第二、把镜头的光圈放到最大,从镜头后部(靠近相机机身)对着天空(或者对着强光)看镜片是否有杂点、裂痕;
第三、整体晃动镜头听听里面是否有响动。
另外、建议到正规经营相机的专营店去购买,以防水货、次货、残货。购买时还要仔细检查是否有使用过的痕迹、有无正品认证标志;以上几点没问题,就可以放心购买了。
不建议购买二手镜头,除非知根知底的熟人、熟店。
我是学专业摄影的,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你。
简单的说一下,说多了你看了头昏。选择入门单反尽量不要走偏门,也就是选择主流的尼康和佳能二选一。
简单介绍一下两个相机的各自优劣,首先我用的是佳能,如果比较喜欢拍温馨柔和的画面我更推荐佳能;其次,尼康相机在色温处理上要逊色于佳能,色彩特别在夜间有一定偏差,成色不好看,不过它的优点就是它锐度比佳能高,如果喜欢拍摄十分高清晰的画面可以考虑尼康,不过并非说佳能不清晰,只是锐度不同。根据你说的入门单反,我也介绍几款:首选佳能50D套机8000,其次D90(有摄像功能)套机6000多,然后就是刚推出不久的佳能550D(有摄像功能),似乎5000块就搞定了。
如果是用来学习专业摄影更推荐50D因为它创作空间大一些,如果为了旅游日常拍摄推荐后两款,也比较经济。这些入门已经足够了,镜头不用着急买,根据以后需要,不然产生不必要浪费。
差别给您指出来了,在选择方面您也更有主动权。希望您能采纳我的答案。
单反镜头需要按使用选择:
10-17mm为超广角-拍摄风景,尤其是大场景,比如草原、沙漠、大海;
17-35mm广角-风景、人文,尤其是适合旅行拍摄 ;
35-135mm中焦-人文、人像。这个焦段里面85mm焦段尤其是被推崇为拍人像最佳的焦段,经常可以看见把85mm F1.8这样的镜头叫做人像头;
50mm-这个焦段据说最符合人眼看出去的视角所以又成为标准焦距,经常把50mm的镜头叫“标头”就是这么来的;
135-200mm-长焦,适合人物特写、拍点儿荷花、舞台等;
135mm以上都算长焦了,一般常用的是到200mm就为止了,但是也有人喜欢拍野生动物、飞鸟的要用到300、400、甚至600mm这样的焦段;
微距——专门用来拍昆虫、花朵啊这些小东西的微距镜头。
看你提的问题确实是初学者,所以不建议你现在在镜头上投入太多,因为你现在还没搞清自己需要什么,什么适合自己。
镜头焦段的划分:首先是标头–就是所谓的标准镜头。它的视角在43度左右,这时照片的透视是最接近人类眼睛。
片幅不同,标头的焦距也是不同的。135片幅的标准镜头在50mm左右,120的6*6标头焦距在80mm,300d的标头在50÷1.5=33mm左右。
纪实类的照片使用标头可以忠实的记录你看到的东西,所以纪实摄影大师们大多喜欢使用标头。 当焦距小于标头的时候,镜头可以记录更大视角的影像,所以称为广角镜头。
焦距越短视角越大。广角镜头的透视是被夸张的,尤其在风光摄影中可以得到更具视觉冲击力的照片。
比标头焦距大1.5~4倍的焦距的镜头称为中焦。一般中焦镜头的变形最小,而且设计成超大光圈也相对容易,所以人像摄影是中焦最擅长的。
一般标头的1.5~2倍的焦距运用于拍摄全身、半身的照片。大于2倍的镜头多用于拍摄特写,镜头里被人称为“人像王”的几支镜头都出现在这个焦段。
大于标头焦距2倍以上的镜头称为望远镜头。顾名思义,望远镜头就是可以实现“望远”拍摄,多用于体育、动物等拍摄,风光片中望远镜头的应用可以使景观的远近透视被压缩。
大多数人比较认同的说法是,尼康成像锐利,适合风景,佳能成像柔和,适合人像和后期处理。15-70mm相机覆盖了常用的广角、人像焦段,但是并不是说只能用于拍广角和人像。
比如有的人就是用广角镜头来拍人像,却得到了很特殊的效果。不过建议初学者还是先把套头玩熟了再考虑买更多的镜头,到时候你会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
真正的大师想的是如何用手中有的镜头去拍,而不是该换什么镜头去拍。相机后面的头远比镜头重要。
选择镜头,绝对是所有单反用户买回相机后的一大难题。
选择了品牌,缩小了镜头的选择范围,但仍然有不少问题待解决。例如:变焦和定焦如何选择? 为何差一级光圈体积会相差这么远? 光圈为何会有浮动和恒定之分? 一机两镜还是买一支天涯镜? 买镜头是否直接买全画幅镜头较好? 以上问题对新手来说,一时间实在难以消化。
如果你发现身边的朋友给你太多意见,不如先看完本文,搞清楚几个镜头的概念,在群镜面前就会更加心里有数。1.质素先决——定焦一定好过变焦?如果你问过朋友意见的话,相信几乎所有人都会告诉你定焦镜头比变焦镜头的画质好。
这个说法很大程度上是对的,但也不是绝对。就变焦镜头本身来说也分好几种,如果将套机的变焦镜头和定焦镜头去比,这就未免有欠公平。
尼康AF-S NIKKOR 50mm f/1.4G及AF-S NIKKOR 24-70mm f/2.8G从镜片数量衡量定焦镜头被公认质素好,也许就证明了简单即美的道理。以尼康AF-S NIKKOR 50mm f/1.4G为例,镜片数量仅8片;如果是一支有一定质素的变焦镜头,如尼康AF-S NIKKOR 24-70mm f/2.8G ED,就需要15片镜片。
由于可以变焦,镜片增加也是无可厚非的。不过越多镜片也越容易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色差——由于内部的折射次数增加,光波散射偏离光轴的机会越高,令高反差时出现紫边的情况越容易出现。
此外,锐度也会因为经过多重镜片而不断打折扣。所以要追求画质,定焦镜头是首选。
尼康AF-S VR Micro-Nikkor 105mm f/2.8G IF-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