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要小光圈”—-这句话最初是用在120画幅甚至大画幅相机的,当然,对于135画幅的相机来说也适用.
变焦镜头的光圈在广角端和长焦端并不是不变的,事实上绝大多数镜头的光圈在长焦端都要比广角端小,这使得在使用长焦端时达不到和广角端相同的最大光圈.所以相应的也就有了恒定光圈的镜头.这里面有商家的产品线策略,我们可以先不管.对于像16-45,16-50这样的镜头,并不是只拍风景的.你同样可以用它来拍人像,而如果拍摄风景,用光圈F8就可以了.同样可以使用小光圈.
对于变焦镜头来说,其最大光圈的成像和最佳光圈一般是有差别的,或者说最佳光圈不是最大光圈.我们常说的”光圈缩两档”,就是为了让镜头达到其最佳光圈,这个时候就有了一个问题,也许困惑楼主的问题就在这儿:同样的镜头,17-40最大光圈F4,缩两档的话我可以用F8,要是普通镜头,可能缩两档的话,光圈就在F11以后了.
另外,恒定光圈,不是指光圈不变,只能用F4,而是在17mm和40mm端的最大光圈都可以达到F4,至少小光圈,那么可以自己去调.你可以看看这个镜头的光圈范围.恒定光圈都是指最大光圈恒定.
恒定光圈变焦镜头也可称之为无级变焦镜头,其设计要求很高,镜头可调节的最大焦距决定了透镜直径。
如果想造1:2.8/28-200mm的恒定光圈变焦镜头,那就需要在200mm能时能把与1:2.8相对的光线能量带到胶片层上,这样一来,所需要的光学系统变得庞大而复杂,在相反焦距(下端广角,上端长焦)时的像差控制要求精度很高,透镜的制造成本必然大大增加,因此恒定光圈与浮动光圈镜头在价格上、体积上和重量上的差异巨大就不难理解了。就以定焦标准镜头为例,F1.2、F1.4和F1.8在售价上往往相差几倍,其根本原因不在于大了半级光圈,而在于透镜的制造成本大大增加。
全辐的:
8-15mm f/4
16-35mm f/2.8
17-40mm f/4.0
24-70mm f/2.8
24-105mm f/4.0
70-200mm f/2.8 is (小白防抖)
70-200mm f/2.8 (小白)
70-200mm f/4.0 is (小小白防抖)
70-200mm f/4.0 (小小白)
再来个APS-C的:
17-55mm f/2.8
不排除有遗漏的。
恒定光圈意思是在变焦头的2端点最大光圈一样,比如24-70 F2.8 L 在24mm和70mm最大光圈都是2.8,比如70-300 F4-5.6 意思是在70mm时候最大光圈为F4 300mm时候最大光圈是F5.6
不知道楼主预算是多少 镜头的选择上 恒定光圈还是有必要的 除了专门用于拍摄风景的超广角以外 别的镜头光圈很重要
作用1.大光圈加大通光量,光线不好时候可以获得比小光圈更快的快门速度 方便抓拍和防止抖动
作用2.大光圈可以加大焦外的虚化程度,产生好的效果
对于成像来讲 光圈不能决定 但是连恒定光圈都做不到的镜头一般成像也不会好到哪去
至于怎么选镜头那就要看你预算了,最合适的是24-70L,这个是佳能在中焦段成像最好的头,恒定光圈L级做工等等,包括拉风的外观,价格9400,不算UV
次之是24-105L,焦段试用,有防抖,F4恒定光圈,没有F2.8好但是也不错,L级做工对焦速度能发挥出来,成像虽不如24-70L但是比同样为L的17-40L要好,价格6100
次之17-40L,都是L头保证能流畅合焦,恒定F4光圈做工也可以,成像不如前2个不过也不错,缺点焦段偏向广角不会有大虚化效果,价格5000左右
再次17-55,这个镜头F2.8恒定光圈,成像质量和L基本差不多,焦段实用,缺点是C画幅专用镜头,以后你升级全画幅用不了,价格稍贵网上报价7000,现实中应该比这个低
然后是定焦标准头50MM 建议使用50mmF1.4 这款现在价格在2400左右,1.4大光圈定焦成像没的说,缺点是不能变焦了~~
最经济的选择就是副厂头了:
腾龙17-50 F2.8 这款头成像丝毫不比17-40L差,带有防抖的B005价格3300左右,不带防抖的A16 2400左右,够锐利,缺点没有超声马达对焦速度稍慢(不过比DC抓拍快)再就是也是C画幅专用镜头
长焦的话推荐适马APO 70-300mm F4-5.6 DG Macro super 这个头成像相对锐利,比原厂55-250好,价格便宜,只有1400左右,缺点是没有防抖,光线好和你手腕功夫好的话可以手持,否则还是用架子吧
喜欢景色超广角的话推荐适马10-20 的1代 成像和2代一样,2代升级了光圈,光圈这东西对于超广角意义不大,还贵所以还是用1代的 这款现在价格2000-3000左右吧不超过3000,还有个优点是口径是77 和佳能多数红圈一个口径,滤镜可以通用
简单说这些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