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步熟悉你的相机的基本功能,然后再尝试自己拍摄的远摄镜头。
与标准镜头做法,如果你有一个。一旦你的感觉,相机的操作舒适,您就可以开始与远摄镜头工作。
第2步长焦镜头附加到您的相机机身。镜头紧紧握住你的优势在手,它使用的配套调整,同时指导和相机机身的镜头点。
然后旋转镜头锁定位置。你应该听到响声,因为它锁。
如果您替换另一个镜头当您外出拍摄,长焦镜头相机包存放在安全的镜头。第3步打开相机的光圈其最广泛的设置(即使用最小的光圈数)如果你希望尽量减少景深。
外地低深度将孤立你对一个模糊的背景主题,着眼于问题的观众的注意力只。阿大光圈设置也可以让您使用的快门速度足够快,以消除相机抖动。
第4步关闭相机的光圈最小的设置如果你想最大限度的领域和地点的图像的前景或背景在焦距上更加深入。你将无法实现具有长焦镜头领域具有很强的深度,但你可以通过减少它的光圈。
你将不得不使用一个较慢的快门速度,实现以较小的光圈正确的曝光。第5步使用三脚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摄像机运动和模糊。
特写照片会请注意任何意外的相机抖动。一个三脚架将帮助你实现最大清晰度的图像。
第6步设置您的数码相机的传感器灵敏度高的数目。较高的灵敏度,使您能够用更短的快门速度,这将帮助您最大化图像清晰度适当的风险。
什么是长焦数码相机 长焦数码相机,顾名思义,就是拥有长焦镜头的数码相机。
这样的相机具有较大光学变焦倍数,能拍摄一般相机无法拍清楚的景物。还有长焦数码相机有一个特点,就是镜头越长,内部镜片和感光器移动空间更大,变焦倍数越大。
长焦数码相机的拍摄技巧(1) 1、点测光怎么用? 点测光是从P档开始的手动档才有的测光方式,从AUTO开始的自动档没有。首先转到这些档,按相机最中间的那个功能键,出现调节菜单,然后用上下键调到测光处,再用左右键调到中间只有一个点的测光方式,按功能键(func)确定,然后半按快门键对准需要测光的部位到绿框内,快门保持半按,再按一下左上角那个+/-键,使得曝光锁定,然后松开快门,重新构图,最后就是按动快门。
2、什么是光圈优先与快门优先?分别在什么情况下用? 我们知道,佳能A系列有光圈优先与快门优先档,他们分别用在什么情况下呢? 光圈越大,则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线越多,反之则越少。光圈的一般表示方法为字母“F+数值”,例如F5.6、F4等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数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比如F4就要比F5.6的光圈大,并且两个相邻的光圈值之间相差两倍,也就是说F4比F5.6所通过的光线要大两倍。相对来说快门的定义就很简单了,也就是允许光通过光圈的时间,表示的方式就是数值,例如1/30秒、1/60秒等,同样两个相邻快门之间也相差两倍。
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就形成了曝光量,在曝光量一定的情况下,这个组合不是惟一的。例如当前测出正常的曝光组合为F5.6、1/30秒,如果将光圈增大一级也就是F4,那么此时的快门值将变为1/60,这样的组合同样也能达到正常的曝光量。
不同的组合虽然可以达到相同的曝光量,但是所拍摄出来的图片效果是不相同的。 3、这里就涉及到“景深”的概念,所谓景深就是指当镜头对焦于被摄体时,被摄体及其前后的景物有一段清晰的范围,这个范围就叫景深。
① 光圈优先大多用在拍人像以及风景时 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相机会根据这个光圈值确定快门速度。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
在拍摄人像时,我们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
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们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② 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例如体育运动、行使中的车辆、瀑布、飞行中的物体、烟花、水滴等等。
与光圈优先相反,它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
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
并且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总之,在光圈优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光圈的大小来轻松地控制景深,而在快门优先的情况下,利用不同的光圈对运动的物体能达到很好的拍摄效果。
这两者都要灵活运用,满足我们不同情况下的拍摄要求。 4、怎么拍好人像? 首先,要用到长焦,3–4倍的长焦非常适合拍人像,广角端会使得人像有些变形,不好看,超过4倍甚至更长焦会使得人脸过于扁平,不够生动。
其次,光圈优先,选择大光圈,大光圈可以使得快门变快,减少晃动,并且使得背景尽可能的虚化。 最好选择点测光,对人脸点测光,并使用曝光锁定。
因为其他测光方式容易受到衣服颜色的影响,使得人脸曝光不正常。 最后,构图。
人像最好占到1/3-1/2,并且脸部在上方1/3处(从下看是0.618处)。这样拍出的人像片就会生动,有视觉的冲击力,让人看着好看。
5、拍好微距的两点建议 拍好微距,需要用光、构图讲究技巧,我们在以后的贴子中再提。 我们首先要掌握的是怎么把微距拍清楚,不要拍糊呢?注意以下两点就行了。
首先,用三角架。手持不稳,放大之后总看到片糊,所以第一条,用三角架。
然后,用自拍机。我们发现,即使用架,在按动快门时仍然带入了晃动,最好的办法,启动自拍机。
6、曝光补偿怎么用?分别用在什么情况下? 按动+-键,就会出现曝光补偿调节条,左右键调整正负补偿及大小,一次1/3级。 调整好后再按一次+-键确定。
曝光补偿怎么应用呢? 总起来讲,是白加黑减,白的环境下,测光有偏低的状况,需要增加,反之亦然。 ① 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
② 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
长焦镜头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抓拍。
许多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认为,一只长镜头是理想的秘密抓拍或称之为偷拍镜头。这从拍摄距离上说考虑是周到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隐忧;镜头的焦距越长,相机就越容易震动。
再有,一些人夸张地认为,用长焦镜头在任何距离上都能把被摄体拉得很近。例如:使用一只400 毫米的长镜头,它已在“超长”的范畴之中,你仍然不得不靠近被摄体,以便使景物充满面画。
具体地说,如果你用一只400 毫米的镜头拍摄一张人像,头部的肖像,最远的拍摄距离不应超过4-5 米,对那些偷偷拍摄人物肖像的人来说,仅仅用一只长焦距镜头是不保险的。长焦镜头的清晰范围很小,然而伴随着它的却是一种美妙的,而且会“模糊——清晰——模糊”的过渡,这种过渡同时具有压缩景物和表现景物深发的作用。
当你使用180 毫米以上焦距的长镜头时,这种效果尤为明显。抓拍应注意什么,我们认为首先考虑的是应对被摄者持尊重态度,这是抓拍的第一个规则。
如果激化了你与他们的关系,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在技术方向,最重要的问题是快门速度。
对于使用200 毫米左右的相机来说,为避免震动,快门速度最好不低于1/250 秒,也就是说快门速度不慢于焦距的倒数。抓拍前,可以把镜头先对准一个与被摄物亮度相似的地方进行测光,如使用有自动曝光功能的相机,也不需要作曝光补偿的话,也可以不事先测光而使用自动曝光模式。
经过少许练习后,你便会知道应该站在离被摄者多远的地方才能把他照好。抓拍不要表现出太多的“摄影兴趣”,然后,当你到达最佳拍摄位置时,应该迅速把相机举到眼前,构图的同时调好焦距就按下快门,抓拍与其他题材的拍摄一样,要经常练习,熟能生巧。
长焦是拍摄人像的常用焦段bai,135等定焦画质好,70-200等变焦头比较灵活。
如果选择了70-200镜头,你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虚化:背景虚化是突du出主体的常用手段,一般是用长焦段+大光圈的方式取得;2、锐度:要保持较高的锐度,就要保证快门速zhi度和稳定性,快门速度应在安全快门范围内,比如在200焦段,一般要高于1/200秒(全幅)、1/300秒(非全幅)。dao如果光线较差,则需要上三角架。
3、画质:主要由于ISO(感光度)决定,光线好时用低感光度(比如ISO 100),光线差时用高感光度(比如ISO 1600)。回感光度低时,画面纯净;感光度高时画面粗答糙,拍黑白照片一般喜欢有颗粒的效果。
4、光线:室内拍摄可以用闪光灯;室外拍摄可以用闪光灯或外拍灯。保持光线充足,很多时候比使用牛头更重要。
长焦相机也被有些影友称之为“一镜走天下”。
由于变焦比大、体积较小、外出携带方便、很受摄影爱好者欢迎。正因为焦距较长,带来的问题是,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拍照,快门的时间不能太慢,否则很容易“虚”。
过去讲摄影课时,对手持长焦镜头拍照时,快门的时间不能低于镜头的倒数分之一秒。比如,镜头的焦距是200毫米,则快门的时间不能低于1/200秒,否则手不容易把稳镜头。
当然,如果手上功夫比较过硬,在低于镜头焦距倒数分之一的情况下,一样能拍摄出比较清晰的照片这是另外一种情况。建议你在拍摄时最好用三脚架或独腿架作为支撑这样来提高成功率。
长焦镜头,通常是指在35mm相机中焦距为70mm~200mm的镜头,它具有拍出美丽的风景照片的能力。
长焦镜头效果包括裁剪效果和压缩效果。裁剪效果指的是将广阔风景中最具特色、最美的部分截取下来,同时避免将电线杆等人工物体纳入画面。
另一方面,压缩效果指的是让距离不同的被摄体看上去相距更近,也就是让距离感消失的效果。这是风景拍摄中特有的重要要求,例如让下左图中面前的樱花和背景中带有残雪的山峦这两种被摄体相互关联起来。
此外,在拍摄花田、樱花等物体时,使用广角镜头或者标准镜头接近被摄体拍摄,花朵会看上去杂乱无章。这时,应远离被摄体并使用长焦镜头拍摄花朵,这样反而可以增强花朵之间的密集感。
在使用压缩效果进行表现的情况下,拍摄者还应根据拍摄位置选择不同的方法,使相互关联的两个被摄体的表现效果也跟着变化。此外,景深不同,两个被摄体的样子看上去也大不相同。
一般,可以通过实时显示功能调整背景的表现,并选择最佳的光圈值。
用长焦,在外面的时候速度快,所以就不容易虚。
屋子里面速度慢,就虚了。用的速度应该是所用焦距的倒数。
有防抖的比没有防抖的要好,用手端着不容易发虚。 特点是:焦距长,视场角小,在底片上成像大。
所以在同一距离上能拍得比标准镜头更大的影象。它适合于在远处拍摄人物或动物的活动,拍摄一些不便于靠近的物体,从而获得神态自然、生动逼真的画面。
由于中、长焦距镜头的景深范围比标准镜头小,利用此特性有利于虚化对焦主体前后杂乱的背景,而且被摄主体与照相机一般相距比较远,在人象或主景的透视方面出现的变形较小,拍出的人象会更生动,因此人们常把中焦镜头称为人像镜头。一般的民用用户很少使用长焦镜头,这是因为长焦镜头的镜筒较长,重量重,价格相对来说也比较贵,而且其景深比较小,在实际使用中较难对准焦点,因此常用作专业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