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段是改变不了的,
只是视角变了。
再说了,佳能还有一个180微距呢。
微距长点,更适合拍昆虫,太近了,吓跑了。
百微很好用的一颗头,
微距、人像都很好。
有人用它加个增倍距,打鸟也很犀利的。
镜头在影视中有两指,一指电影摄影机、放映机用以生成影像的光学部件,二指从开机到关机所拍摄下来的一段连续的画面,或两个剪接点之间的片段,也叫一个镜头。
一指和二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为了区别两者的不同,常把一指称光学镜头,把二指称镜头画面。根据镜头的产地分类主要是日系镜头和德系镜头。日系镜头主要是色彩的还原性比较好,德系镜头的层次感比较强。市场上中国的镜头也逐渐占领一定的市场,主要是价格比较低廉。
根据镜头的性能及外形区分,目前有P型、E型、L型和自动变焦镜头等类型,来自中国仪器超市的资料分别叙述如下:
1. P型镜头
(1) 自动定位镜头,本身瞳焦已经调节好,需要检验从最大倍率到最小倍率的清晰度,是否一致、是否清晰。
(2) 检验同轴度,即最大倍率到最小倍率取像在同一位置,不能偏移或偏移太大,均视为不良品,必需重新更换镜头。
(3)光学放大倍率为0.7—4.5X,即0.7倍到4.5倍之间共九种倍率。
(4) 清晰度根据校正块、实际对象成像反映来进行判断。
2. E型镜头
(1) 此镜头为普通工业镜头,需要手动调节瞳焦,在机台安装好以后,手动调节使用最大倍率和最小倍率时,图像同样的清晰,如果不能调节清晰度视为不良品,如果调节后镜头有晃动等不稳定因素存在,也视为不良品。
(2)检验同轴度,即最大倍率到最小倍率取像在同一位置,不能偏移或偏移太大,均视为不良品,必需重新更换镜头。
(3)光学放大倍率为0.7—4.5X。
(4)清晰度根据校正块、实际对象成像反映来进行判读。
3. L型镜头
(1)此镜头为普通工业镜头,需要手动调节瞳焦,在机台安装好以后,手动调节使最大倍率和最小倍率时,图像同样的清晰,如果不能调节清晰度视为不良品,如果调节后镜头有晃动等不稳定因素存在,也视为不良品。
(2)检验同轴度,即最大倍率到最小倍率取像在同一位置,不能偏移或偏移太大,均视为不良品,必需重新更换镜头。
(3)光学放大倍率为0.7—4.5X。
(4)清晰度根据校正块、实际对象成像反映来进行判读。
4. 自动变焦镜头
(1) 为自动定位镜头本身瞳焦已经调节好,需要检验从最大倍率到最小倍率的清晰度,是否一致、是否清晰。
(2) 检验同轴度,即最大倍率到最小倍率取像在同一位置,不能偏移或偏移太大,均视为不良品,必需重新更换镜头。
(3) 光学放大倍率为0.7—4.5X。
(4) 清晰度根据校正块、实际对象成像反映来进行判读。
镜头的放大倍率是指镜头的最大放大能力,一般,它是在镜头的最大焦距和最近对焦距离下的放大能力。所谓镜头的放大倍率的大小,是指拍摄的影像的尺度(宽度或高度)与相机传感器的尺度的比较数据。
就比如,135相机的传感器宽度是3.6厘米,如果拍摄出的最大影像也是3.6厘米(拍摄尺子,尺子在影像中的从左边到右边跨度为3.6厘米),那么我们就说这款镜头的放大倍率是1;如果拍摄出的最大影像是7.2厘米(从左边到右边跨度为7.2厘米),那么我们就说这款镜头的放大倍率是0.5。
镜头的放大倍率有两种表达形式,一种是比数,如1:3;另一种是小数,如0.33。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比数的右边数字越大,放大倍率越小;小数的数字越大,放大倍率越大。如:1:8是0.125;1:5是0.2;1:3是0.33;1:2是0.5,1:1是1.0。
因此,看见比数大的时候,这款镜头的最大放大能力差;而看见小数大的时候,这款镜头的最大放大能力强。
镜头的放大倍率指的是通过镜头的调整能够改变拍摄对象原本成像面积的大小。虽然叫做放大倍虑,但是有的镜头则可能起到缩小的作用。如果产品标识为1:4,则表示通过该款镜头,最多可以放大4倍。
微距镜头放大倍率就是平时经常听到镜头能拍到1:1、1:2的微距效果,这些比例便是指镜头的最大放大倍率。放大倍率用1:x表示,放大率=影像大小(被摄物体实际大小)。通常将左边或者右边的任何一个数字归为1,一般表示为1:*或者*:1
前者的含义是被摄物体实际大小是影象大小的 *倍,后者含义是影像大小是被摄体实际大小的*倍。这里所说的“影像大小”是指投射在胶片或者感光器上的大小,不是指照片上的大小。 1:2就表示被摄物体实际大小是影像大小的2倍,或者说影像大小是被摄物体实际大小的1/2。很多镜头都带有微距功能,但不是微距镜头,微距功能是附加功能。严格地说,只有达到或超过1:1放大率的镜头才是真正的微距镜头。
微距镜头、1:1放大倍率拍摄:
举例说明:
如果实物长度为10毫米,在底片上成像也是10毫米,则镜头放大倍率1:1;
如果实物长度为10毫米,在底片上成像是5毫米,则镜头放大倍率1:2;
如果实物长度为10毫米,在底片上成像是2毫米,则镜头放大倍率1:5。
根据放大率,微距摄影可以细分成近距摄影和超近距摄影,这个没有很严格的定义,一般的定义是:
近距摄影:放大率在1:10~1:1;
超近距摄影:1:1~6:1;(超过此倍率,就开始进入了显微摄影的范围了。)
镜头上放大倍率的刻度显示
某个镜头的最大放大倍率是该镜头在最大焦距(定焦不存在),最近拍摄距离上达到的。我们通常将最大放大倍率在1:4~1:1之间的能够在无限远合焦的摄影镜头称为微距镜头
如果使用相同的放大倍率,选用焦距越长的镜头,可更远离主体拍摄,适合拍摄昆虫以及及其它细微的主体。
最后总结下最大放大倍率是指在最近对焦距离拍摄时,像平面所成的像最大,此时成像的高度与物的高度之比就是最大放大倍率,它与最近对焦距离有密切关系,使用最近对焦距离拍摄时可得到最大的放大倍率。
但有的镜头焦距不是固定的是变焦的,如果是变焦的话,最大放大倍率的大小还与该镜头的焦距有关,当用变焦镜头拍摄时,使用该镜头的远摄端(即最大焦距)时,才能达到最大放大倍率值。
例如佳能镜头EF-S18-135mm f/3.5-5.6 IS,其焦段为18-135mm,当用其短焦端18mm拍摄时,其最近对焦距离为0.49m,放大倍率为0.04倍.当用其长焦端135mm拍摄时,其最近对焦距离为0.45m,最大放大倍率变为0.21倍。我们还可以由下面的被摄景物通过单双凸透镜头的成像原理图来更进一步理解什么是最近对焦距离和最大放大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