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索尼的半幅转换系数是1.5,佳能的半幅转换系数是1.6,奥林巴斯和松下的转换系数是2,转换成全幅就是把半幅镜头的焦距乘以转换系数的就行了,比如尼康50mm转换成全幅就是75mm,佳能50mm转换成全幅就是80mm,奥林巴斯m43的50mm转换成全幅就是100mm.
转换的意义是视角的转换,就是全幅和半幅在同一拍摄位置上,用什么焦段的镜头可以获得相同的视角,比如尼康半幅用50mm的镜头拍摄一张照片,全幅和半幅站在同样的位置上就要用75mm的镜头才能和半幅拍摄的画面一样,全幅如果也用50mm的镜头拍摄的话画面就会比半幅的广扩1.5倍.
1:28-105在截幅机上等效焦距是 45-168 就是乘以一个系数 佳能方面就是1.6 具体算法就是截幅cmos的面积 乘1.6的平方 大约就是全幅cmos的面积
2:没有谁在说什么不好吧 特别说明下 是等效焦距变大了 类似你照了一张像 只显示中间部分 等效是用了一个更长的焦距在照 缺点嘛 就是最小焦距 从28 变成了45
3:佳能方面 全幅镜头以ef-打头 截幅镜头以ef-s打头 其他副厂 例如适马或者腾龙等 会有说明是全幅或者截幅
在单反相机上,无论是全画幅还是APS-C画幅,它的镜头都是直接标注物理焦距,在哪个机身上这个焦距都不会变。
APS-C画幅相机拍摄的画面看上去比较大,或者说显得焦距比较长,是两个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视角变小了,画了一张简图,大概说明一下。
上图可以看出,同样的镜头,在较小的画幅相机上,视角会变小,拍摄的内容等于是较大画幅上截取一部分。
为什么这一部分看上去和整张的画面一样大,甚至更大,就要说说第二个原因,显示分辨率和像素密度。
数码时代,我们观看数码图片无论是通过手机还是电脑,都是从屏幕上观看的,同样的像素数量,屏幕就会给留出同样的的大小。APS-C画幅的传感器面积小,但是像素数并不少,所以看上去图片就比较大,如同用长焦拍摄一样。
但实际上,焦距没有变化,变化的是视角。
由于各家的传感器规格不同,索尼、尼康等厂商同样镜头在APS-C画幅与全画幅的机身上,视角差是1.5倍,佳能的全画幅与APS-C画幅的换算是1.6倍。如下图:
注意,在APS-C画幅之上,还有APS-H画幅,所以不能简单的称为APS画幅,更不是什么残幅,毕竟下边还有那么多画幅都好好的活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