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点:
看到一位朋友在说这颗镜头的样片。。。我想他可能还没有实际使用过这颗镜头。所以还是让我来说说试用感受吧- – 1、轻便的扫街头,是同系列里- -安在A7上显得最协调的。 2、素质其实真的不差,个人实拍样片洗印出来之后感觉还是对得起价格的- – 3、能做到这么小并且保持这种画质 – – 其实真的没什么可说的了 4、关于紫边的问题- -我想说蔡司紫边都很重(表示,一直用的是蔡司ZF系列)
缺点:
1、确实有些贵了,相比这颗镜头很多人都回去选择同系列的55 1.8 2、遮光罩好难看! 3、定焦靠走,如果是家庭使用还是建议入变焦
总结:
买这颗镜头就是为了扫街用,安在A7上绝对不拆的那种。用过你就会发现它其实真的很实在,如果你洗出来一张36寸的照片- -就知道了。
索尼单反相机继承自美能达,美能达相机的市场占有率仅次于佳能尼康,曾经有一批稳定的专业用户,也是开创了自动对焦相机新时代的先锋。G系列镜头是美能达的高级镜头,镜头前端有一个金圈,类似于佳能的L系列“红圈”。拥有G头是过去美能达玩家的追求,35/1.4G、85/1.4G、200/2.8G、80-200/2.8G和17-35/3.5G都是顶级镜头之列的。
数字时代美能达与柯尼卡合并,索尼又吸收了柯尼卡-美能达的相机事业部,G系列镜头的设计和生产线也继承了下来。同时索尼与卡尔蔡司是长期的合作伙伴,于是确定了以卡尔蔡司镜头为最顶级、G系列镜头为次顶级高端镜头的序列。所以作为镜头标识而言,G是比蔡司低一档次的镜头。
至于小DC上的镜头,标识只有参考价值,不能像单反镜头那样当真。G表示这是一支精心设计、用料扎实(一般会使用非球面和异低色散镜片)的镜头;蔡司镜头则证明该头通过了卡尔蔡司质量认证并镀有T*镀膜。小DC上的镜头差别不会很大,这些G或蔡司镜头很可能都是一个设计组设计、一个生产线上生产的,标识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相机没有“XX牌子性价比就是高”这一事,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供销市场,厂商间的竞争远没有外部看起来那么激烈,它们联合谋求利润最大化。或者说,越便宜的性价比就越高,因为对于光学与机械加工领域而言,品质提高与成本上升的关系是抛物线型不是直线型。
这样给你说吧兄弟,35F14这个牛头大家期待好久了,而且各方面给的评价都不低你可以网上了解下,之前全画幅E口最大的光圈的就是55F18这个头了,说实话之前A卡口都有14的,大家都觉得索尼小家子气,诚意不够,这次索尼直接35F14大光圈蔡司经典人文头,可以了吧,这头蔡司造,圆形光圈,DDSSM,高级非球面,ED 该用的好东西都用了,除了重量620G的确和微单不咋匹配,其他都好,14大光圈虚化,夜间拍摄你实际体验就会知道了。
成像方面55F18主要是拍人像的,35F14主打人文。看你平时拍啥多了,反正不差钱直接上35F14了,啥都能拍。
还买啥55F18啊,现在连35F28头都不好卖了。